歐洲自由行新手必看!第一次去歐洲旅遊一定要知道的9件事|艾寶媽旅遊筆記
剛從東歐搬來西班牙的艾寶媽,這次重溫了久違的「旅行初心者」感受。你知道嗎?我們以為自己熟門熟路,結果一踏上新國家,才發現原來「第一次來歐洲」的那種緊張又興奮的感覺,還是會回來!
這篇文章就來幫初次來歐洲自由行的新手們整理幾個超重要的歐洲旅遊注意事項,讓你的旅程少一點踩雷、多一點開心!
1. 歐洲旅宿常常不提供盥洗用品
在台灣住飯店或民宿,牙刷、牙膏、拖鞋、洗髮精幾乎是基本配備。但在歐洲——完全不是這樣!
很多民宿甚至旅館都不提供這些,尤其是拖鞋和牙膏幾乎都要自備。冬天時,地板如果不是地毯,赤腳踩上去會冷到跳起來!
✅ 小撇步:我會帶超厚毛襪,捲起來又省空間、穿起來超暖!
2. 歐洲住宿大多沒有冷氣!
亞洲人出門訂房常常會問「有沒有冷氣?」但在歐洲,你該注意的是:
3. Booking.com 訂房有隱藏規定
很多人只看地點、價錢、早餐,但請**一定要點開「重要資訊」**欄位!這次我才發現:
✅ 記得看清楚住宿規定,避免糾紛!
4. 歐洲小費文化沒那麼嚴格
跟美國比起來,歐洲對小費的期待低很多。很多餐廳會問你要不要給,但不給也沒關係,沒人會對你翻白眼。
我在歐洲走跳多年,基本上不給小費也沒什麼事發生,除非遇到真的超棒的服務,我才會給一點。
5. 水龍頭的水到底能不能喝?
大多數歐洲國家的自來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像德國、瑞士、北歐等地都沒問題。
但有時候水管老舊或當地礦物質重,會有奇怪味道。
✅ 建議還是問一下房東或餐廳,或找有標示「drinking water」的地方再裝水喝。
6. 廁所真的要錢!
沒錯,歐洲公共廁所幾乎都要投幣進去,通常是0.5~1歐不等。
所以出門請記得帶些零錢在身上。
✅ 艾寶媽偷吃步:我會走進繁忙的餐廳或咖啡廳直接上廁所,快狠準,履試不爽!
❌ 但別以為麥當勞會大方開放廁所,通常反而是鎖起來,只給顧客用。
7. 歐洲插座和電壓不一樣!
歐洲的插座通常是圓孔(Type C、E、F),電壓是220V。
✅ 台灣的電器記得看清楚是否支援 220V,轉接頭也一定要準備!
8. 超市營業時間、禮拜天關門?
不像台灣24小時便利店隨處可見,歐洲很多超市禮拜天是關門的,平日營業時間也可能只到晚上七點或八點。
✅ 到當地後,先查好住處附近超市的營業時間!
9. 語言障礙怎麼辦?
大城市基本英文溝通OK,但小鎮或偏遠地區還是有可能遇到只說當地語言的人。
✅ 我會用Google Translate的即時翻譯功能,或準備一些基本當地用語,例如「廁所在哪?」「我有預約房間」這類實用句。
💬 結語|第一次來歐洲,做好準備才能玩得開心!
歐洲真的很美、很自由,但對第一次來的旅人來說,有些小細節真的會影響整趟旅行的心情。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少一點誤會、多一點悠閒,一路玩得順順的!
如果你也有歐洲旅行的問題或經驗,歡迎留言和艾寶媽分享唷~